,两人几乎零交流。
不用说了,今年是母后的整寿,无论如何也是要大办的,礼部这就开始筹备,太后大寿当日,宴请全臣,凡四品以上官员皆可携家眷入宫赴宴,当日罢朝一日,同时大赦天下,三年以下牢狱者可释放出狱,五年以下减免牢狱两年,寿宴当日,允许百姓在宫门外给太后贺寿。
赵璋多看了楚荣威一眼,看来过几年,礼部也可以换人了,楚荣威的私心越来越重,甚至因为他要册立赵庭为太子的事情一直小动作不断。
这个话题暂时没什么好说的了,楚荣威又上奏说:皇上,臣还要弹劾文渊阁大学士吴海清借西北战事之名,收受贿赂,向百姓开口要钱,此举不仅抹黑了朝廷的声誉,还会令捐钱者以为朝廷不作为,往远了看,也会令百姓对西北战事失去信心。
吴海清自从开始做报纸后就不怎么上朝了,在他看来上朝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多看几篇稿,因此也没机会当面反驳楚尚书。
不过兵部尚书站出来说:我觉得此举甚好,经过这几期的报纸,百姓们已经知道了战事与他们息息相关,将士们在战场上拼杀,他们在后方祈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这场战争变成全民都惦记的大事,如此一来,西北几十万将士才能越发拼命,如今已经将敌军击退数十里,胜利在望。
既然胜利在望,那就更无需劳民伤财了,免得被百姓误会朝廷借此敛财。
楚荣威,你!你是不是故意要与我兵部作对?
岂敢?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
两人吵了起来,其他官员麻木地听着,并不打算帮谁。
等两人吵累了,赵璋才开口:两位尚书大人藐视朝堂,各罚俸半年,杜富成,宣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