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东海之波,征胡虏之地,剿倭奴之穴,讨欺汝之寇,伐蛮夷之戮,遂苍海横流,儿立身无愧,任尸覆边野,唯精魂可依!{注1}
众人看了无不流泪,转瞬间,这篇文字就传遍了全城,连稚龄小儿都会背诵几句,一时间,长安城里掀起了参军热,原先冷淡的门庭也渐渐涌来了一批青年,甚至有不少书生丢开书本笔墨,换上短褐,前来报名。
兵部尚书得知消息时都震惊了,他没想到报纸的感染力竟然如此强,如果能将这报纸传至天下,那此次征兵别说十万,五十万也是有可能的。
报名的人多了,筛选的条件就严格了,以前老弱病小也能充数,现在则可以选身强体壮的青年,就连即将领兵出征的将领也有了十足的底气,大唿:有如此大好儿郎,何愁击不退敌军!
超会上,内阁首次一致肯定了报纸的作用,对吴大学士和沈郎中赞誉不断,还特请皇上批一笔资金来加印报纸,好让全国各地都能看到这样的好东西。
赵璋没同意,简单说了一句这件事已经有人承办了,无需朝廷出钱,甚至骄傲地说,朝廷因此还收了五百两,可以用于在各地多建几个报刊亭。
反正报刊亭小小的一个,不占多少地,也费不了多少料,只需请一两个闲人看着就行,着实方便的很。
众人得知这又是沈郎中想出的主意,纷纷感慨:这年轻人的脑子也太灵光了些,怎么好东西都让他给占了呢?
不过也不会有人眼红了,朝廷上下都知道报纸上那个闲居散人就是沈嘉的化名,这一期就有两首诗一首词刊登在上面,而且是传播度最高的,连他们看了都动容,至于他说诗不是自己写的,大家都不信。
很快,全长安就陷入了参军热,没等四海书铺将报纸运送到外地,周边的县城也被带动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