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毕竟是中央部门,下面上传的公文都得他批阅,还有商税改革的事情,虽然明面上是冯丘贵在负责,可是赵璋让他仔细琢磨琢磨,最终还是要看他的意见作出修改的。
这件事是私下进行的,除了皇帝和冯丘贵,没人知道商税改革的事情与沈嘉有关,虽然没了功劳,但也少了纷争。
第二天,沈嘉刚从宫里出来,大姐夫杨森就找到了衙门里,一副十万火急的模样。
沈嘉将人带进办公室,遣退助手问他:大姐夫是有急事找我?可是家里出了事?
杨森忙摆手,没有没有,不是家里的事,就是上回你问我的关于建印刷厂的事情,不知道这件事还能不能成?
沈嘉给他倒了杯茶水,坐到他对面,笑着问:大姐夫是不是看到最近卖的报纸了?
不瞒你说,确实是,之前你说办印刷厂,我心里发虚,一来没接触过这个,不知道从何入手,后来跑了几家,人家都不肯将技术高速我,印刷厂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一个是雕版的老师父,一个是用的机器,因为没有门路,所以一直也就没有成事。
但之前你送给我的报纸我看了,这东西实在太好了,随便往街上一站都能听到不少人在讨论报纸,而且每家书铺的报纸都是很快售罄,我估摸着一个月至少得印上万份,这可是大单子。
沈嘉解释说:量是大,但成本低廉,每份只要一文钱,想靠印刷报纸赚大钱是不可能的,不过薄利多销,大姐夫如果不怕辛苦,倒是可以做报纸的代理商,将报纸推行到全国各地。
杨森倒是不怕辛苦,但是如果要跑遍全国,那就违背了他当初进京的目的了,他也不想把大把的时间耗在走南闯北上,这怕有些难度,杨家的生意只在蜀州好一些,其他地方既没有人脉也没有地盘,要开展起来有些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