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种说法,酸性物质容易腐蚀纸张,加快纸张的老化,所以我们最好能给纸张脱酸,这就必须用碱水来中和纸张中的酸性物质,两位大人是否发觉,醋滴在纸张上,纸张坏的极快,而肥皂水则不会。
两位大人恍然大悟,果真如此,沈大人奇思妙解。
沈嘉称不敢,然后也向他们求教:下官对纸张研究不多,不知两位大人能否辨别出这本书的纸张是何种,我们最好找到一样的纸张来修补。
吴大人越发肯定沈嘉是懂行的人,心里为之前刁难他的事情而愧疚,和颜悦色地说:我与杨大人看过了,这书应该是百年前盛行的竖纹竹纸,南方传过来的,因为物美价廉很受学子追捧,至今也在用。
吴大人交代内侍去准备沈嘉要的东西,都不是难找的,唯一的熨烫斗是从尚衣局借来的,是给皇上和妃嫔制衣所用的。
送东西来的小太监满脸疑问,不明白翰林院的大人要这物何用,还善心地说:几位大人若是有衣裳要修补或熨烫,可以交给奴才。
大人们纷纷讪笑拒绝,不用不用,多谢公公。
第十九章 恭送皇上
沈嘉能在二十岁中状元,其耐力和定力肯定是很好的,他坐下来后,没急着去分页,而且把之前分下来的纸张先清理干净。
古籍修复是个细致活,不仅考验人的定力,还要有一双巧手,沈嘉用毛刷清除页面上的灰尘和泥土,将能辨别出的字摘抄下来,吴大人见状主动接了抄写的活,杨大人也在一旁给沈嘉递递工具,顺便指导一番。
沈嘉以前大致了解过这方面的知识,但自己动手的次数不多,杨大人的悉心指导对他帮助很大。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