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望百姓从此丰衣足食,安乐富足,落款是舟山先生。
大家激动起来,果真是舟山先生所着的《农经》,太好了。
秦掌院将书轻轻放下,说:书是好书,但破损太严重了,不仅受了潮,字迹晕染,且有霉斑虫蛀的现象,纸张也老化了,估计很难将完整内容抄录下来。
吴世勋和另外一位翰林学士都是擅长修补的人,所以秦掌院带他们俩来,吴大人当即说:不管如何,咱们精心修复就是了,如此珍品,若是能重新现世,确实是百姓之福。
那好,你们去准备吧,该用什么都列出来,本官让人将隔壁的偏殿收拾出来作为临时办公点。秦掌院说完看了一眼沈嘉,问:沈大人懂修复之法吗?
沈嘉谦虚地回答:略懂一二。
吴大人今年近五十了,有些看不上沈嘉这样的年轻人,有些事情必须是经验越老做的越好,当即说:沈大人年轻不知轻重,不如先在一旁学习,我与杨大人都有用熟了的小厮,配合更默契些。
沈嘉没有与他们争一时长短,点头说:也好。
等工具都准备妥当,大家移到隔壁,将古籍放在工作台上,小心翼翼地剪开装订线,其实过了这些年,线已经基本霉烂了,只留了一部分卡在书里。
吴大人先用镊子分开书页,每一页都进行的很困难,稍有不慎就有毁损,才翻开两页,他已经满头大汗了。
毕竟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好使,吴大人将镊子交给杨大人,替换着工作。
秦掌院还有事忙,也没有亲自动手,他离开后,沈嘉坐在一旁看着,也没有要帮忙的意思。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