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的板楯蛮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朴胡一听,立刻决定支持赵韪起兵,并愿出蛮兵万人助阵,并愿意提供部分军粮。
得到了朴胡支持之后,赵韪登时大喜,赶忙又联络起巴郡中各大士族豪强,结果让他喜出望外。
因为刘璋的施政政策一直都是重用东州派,打压益州本地豪强,尤其是蜀中武力,大部分都是掌握在东州人的手里。
益州本土的士人与东州武将之间的关系很是恶劣,譬如王商、黄权、张松等文臣,与吴懿、吴班兄弟俩以及庞羲势如水火。
赵韪本人也正是在这一点上被两方人马所戒备。
赵韪是蜀中本地名士,但他却和东州派的庞羲、吴懿等人交好,麾下亲信中又有王商这样的本地名士,操作的好,可得双方之力,可操作的不行,那可就里外不是人了。
遗憾的是,赵韪就是后者。
王商在入成都之后,很快就抛弃了赵韪,转而为刘璋效力起来。庞羲也在赵韪起兵之后,反过来站在了刘璋一边,阻击赵韪的军事行动。
这也是赵韪叛变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得到了巴郡本地士族豪强以及板楯蛮的支持,赵韪一下子就膨胀了起来。
这也不怪赵韪轻佻,而是形势真的一片大好。
赵韪本人是巴中名门,实力极强,史记赵韪家一族就有私兵万人,板楯蛮又有万人助阵,再加上巴郡中的士族豪强几乎全部站在了赵韪一边,最少也能提供万人以上的部曲。
光这些就已经有三万余众人马了,而且赵韪本人统领东州兵多年,不但在刘焉死时扶保刘璋继位,更是在之后带领东州兵马镇压了刘阖、甘宁等人的叛乱,并坐镇巴郡,抵御刘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