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极大的补充,这些扎甲不论是甲片的质量,还是扎甲的技术,都要比中原出产的同类型甲胄逊色不少。
不过这些扎甲乃是意外之喜,属于计划外的收入,而且仅仅只需要从后面转运香油用来维护铁甲即可,自然是多多益善。
自雍家这几年来势力越来越大,已经敢于侵吞郡县税赋,但铁官徒那边是州府独立运营的,暂时还没有被雍家给侵吞。
这倒不是雍家心慈手软,而是雍闿很清楚一旦染指了铁官徒,那可就是真的和成都撕破脸了。
此外,还有俚僚部落贡木弩,年约一千张,虽然远不能和大黄弩相比,就是与中原一般弓弩比较也要逊色一截,但好歹也是远程武器的补充,给将来的汉协军使用已是绰绰有余了。
陆逊已经决心调整铁官徒的生产重点,暂时将重点调整为生产武器和扎甲。
调整过后,扎甲的产量能够提升一倍,提高到一年四百套左右,长柄兵器的产量也可以提升到一年六千把的水平。
倒是短兵不行,这里能够生产的短兵仅仅只是匕首,短剑之类,像环刀,长刀、大刀以及长剑等等武器,连然的铁官徒是生产不出来的,历来有需要时,都是从成都运送这些军械至益州郡的。
调整的代价则是农具产量的大幅度下滑,原本年产量两万余件农具的水平必然会大幅度的缩水,很可能会跌破一万件,甚至是五千件的标准,只剩下两三千件的产量。
好在眼下的农具保有量在保证粮食产量达到近几年平均水平还是没有问题的。而新的战事即将在今年开春之后爆发,孰轻孰重自然不言而喻。
不过这也并非全无好处,事实上除了提高军械甲胄的产量外,削减农具产量还有一个意外的好处,那就是铜矿的富裕。
在益州郡中,铜矿可不是用来铸钱的,而是用来打造武器和农具的,因为铜的冶炼要远比钢铁来的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