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俄之所以灭亡,和当时宽松的舆论环境有很大关系,这玩意儿就是个潘多拉魔盒,只要放开,俄罗斯的一切都将接受舆论的考验。
俄罗斯并不是完美的,任何国家都不是完美的。
怕就怕某些阴阳人只盯着俄罗斯的阴暗面死咬不放,那样俄罗斯政府就将陷入被动。
比如哥萨克——
比如希伯来——
又比如巴尔干——
俄罗斯为保证对巴尔干的控制力,在和巴尔干国家进行贸易时会主动让步,即便吃点亏,只要整体上有利于俄罗斯也无所谓。
这落到某些阴阳人眼里,就是俄罗斯政府吃里扒外的证据,往好了说是利益输送,往难听了说就是宁与外邦不与家奴。
至于巴尔干对于俄罗斯的重要性,那肯定只字不提。
其实现在已经有一些苗头了。
经济危机爆发后,大量欧洲移民涌入俄罗斯,不乏来自英国的知名律师,以及名校毕业的所谓“专栏作家”。
英国人很擅长包装,牛津剑桥动不动千年历史,俄罗斯大公国还没有出现呢,英国人已经开始高等教育了。
可英国对于近代科技的推动却乏善可陈,只能拿基础学科说事儿,就很奇怪。
英国的科技虽然不咋地,文科教育出类拔萃,尤其律师行业,对英国政坛贡献极多。
看看英国政治是什么鬼样子,就知道英国教育水平的成色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