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这个过程就相对比较复杂了。
中途高压发动机起降了五次,才完成了内部引力场设备的基本调节。
最后就是引力护盾的测试。
这个工作就更加复杂了,引力护盾已经不需要地面常规测试,直接进行的就是地面实战测试。
首先是在一个地点朝着高空制造了固定方向引力场区域,随后发射不携带弹头的空壳导弹,对边侧区域进行打击。
所使用的导弹技术还是很精准的,误差范围在一米以内,进行打击以后就发现,导弹到高空六十公里,也就是引力场区域以后,轨迹出现了巨大的偏差,甚至导致路线修正系统失效,后续无法再锁定目标位置。
类似的实验进行了三次。
最后一次甚至使用了安装反拦截变轨喷射器的导弹,依旧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导弹轨迹到指定区域立刻出现巨大偏差,甚至导致安装反拦截变轨系统,无法再让导弹重新对准目标。
负责导弹发射工作的是来自研究二院的火箭专家曾荃教授。
测试结束后,曾荃就忍不住对王浩笑道,“王院士,这次您亲手设计的反拦截变轨喷射器算是遇到对手了。”
“到了高空六十公里范围,导弹在三秒内方向大幅度变化,变轨喷射器持续运作,最终落点也和目标位置相差了三公里以上。”
王浩笑着点点头,随后疑惑问道,“反拦截变轨喷射器……我设计的?”
“对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