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这个名称倒符合他的绝世容貌,但阮大铖的神态语气都在告诉他,这个民间俊秀子弟不是什么好词,不然为什么最贵,比德
行有亏的生员还贵。稍稍消化一下阮大铖话中的信息,庞雨大概明白,民间俊秀子弟就是什么书都没读的人,朝廷想收这些土豪的钱,但觉得直接写出来有辱朝廷颜面,于是某个有才的户部
吏员想出这么一个词糊弄百姓,听在读书人耳中,却更像讽刺。
庞雨也不管那些,直接对阮大铖问道,“敢问先生,民间俊秀子弟要多少银子?”
“三百五十两,倒也不算多。”阮大铖随口说道,他知道庞雨肯定出得起,但对于此时大部分百姓而言,三百五十两仍是天文数字。
庞雨听了也放心,他原本以为要几千两,“那这监生便能做官了?”“不能直接做官,只是遥授品级得个出身,再捐也是要候十年的,不过嘛,那是以前了。”阮大铖说罢摇摇头,一副痛惜的模样,“最先只是捐纳听免,免去历事及坐监听选年份,之后更至直接捐官。至熹宗之时,国家艰危日甚,捐官之例大开,今上即位之后,吏部奏请监生加纳实授事宜,上至各府通判、运判、正副提举皆可捐纳,甚或捐
过的若是嫌官小,还可以再捐。”
庞雨惊讶的问道,“各府的佐贰官都是六品,这六品官要多少银子?”“庞小友你听老夫与你细说,你捐了监生三百五十两,便可按吏部加纳事例,立刻去加纳通判、运判、提举,监生是一千五百两,何处的官还可以你自己选,选定再加纳。
”庞雨目瞪口呆,连官位都可以选定,这已经是完全市场化了。一千五百两就不是普通家庭能给得起了,但这个价格也说明,当官之后是绝对能赚回来的,否则没有人会去
,因为这是完全市场化的,若是没人去,朝廷就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