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其妙就疑似集了个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造反三件套之一。
他当即伏地跪拜,语气惶恐,“臣不敢受,老之将至,年迈文弱,焉能有力握刀?殿下折煞微臣了。”
老男人在床上折腾小凤凰的时候劲儿大着呢,精神头足着呢,这时候倒谦虚起老迈文弱了。
太子连忙扶他起来,语重心长道:“这满朝文武,孤能推心信任的唯老师一人而已,他日若有变故,还须老师替我坐镇指挥。”
暗示的无非是梁王心怀异心,恐有造反的可能。
只是这刀依旧不能接,唐关再次举刀跪拜,“臣自当为殿下肝脑涂地,以效犬马之劳,此刀既已染上殿下的王者之气,臣一介腐儒又如何能驾驭?恳请殿下收回宝刀。”
刀剑在某种意义上象征兵权,太子先提并州,再赠刀剑,他的目的唐关已全然了解。
并州属于边镇,尤其朔州、大同等地,丧乱之时一度落入胡人麾下。
处于太原的唐氏相比关中和江南其他世家,算是一贯置身边线,豢养的私兵部曲也骁勇凶悍,在乱世巅峰时曾有过一两万的精兵。
乱世平定之后,各世家手里的私兵便成了新帝的心头刺,皇朝之初便以军制整编的名义,将各世家的私兵纳入朝廷武官体系,对其封爵赏官,慢慢蚕食消化,逐渐从世家部曲变成朝廷军队。
如今五十年过去,承平日久,绝大多数世家早已失去对军队的控制,只有唐氏因为地处并州边线,对旧日部曲残留些许影响。
唐关心知太子在以并州唐氏的旧部曲向他许诺,可他又如何敢应承?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