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管此事,不必她再规劝甚么,应道:“老夫人有了主意就好,是老奴多嘴了。”
老太太没再说话,她像是还望着理国公刚才的背影,仿佛从那背影里看到了往日孩童的身影。
年轻时,公公是个有本事的,但他丈夫比起来有些平庸,继承了国公府却无一官半职。
他们夫妻二人倒是自得,可公公去后,国公府的门庭冷落,还很有些闲言碎语。那时的戚珏还是个少年人,其中的落差,在书院读书的他受到的影响最为直接。
他知道日后是他承袭爵位,将要成为这国公府的主君,便更是勤奋读书,破釜沉舟,要为自己谋一份前程。他一步步努力,在那些斐言和压力下参加春闱,得了贡士,后又参加殿试,得第十名,堪堪踏入二甲之列。逢年,赐官益州府青城知县,官七品。
青城距京都山长路远,兄弟叁人商量过后,决定留兄弟二人在京照顾双亲,期至,他一人便远赴千里上任。
他到了青城以后,并不倦怠,克己奉公,清正廉明,即便两地千里之遥,陆续来往的消息愈发少了,可也知他陆续做出了许多政绩,一直官至益州知府,官四品。第五年,益州府遇了洪灾,他治水有功,被先帝召回京都。
可那个小小少年好像不知何时变了。
哪怕他回京后,一路高歌猛进,官运亨达,但她总是觉得母子二人仿佛隔了一层,他闹出的许多事只让她觉得疲累,置养外室,不顾发妻,不养长子,如今不顾亲弟,算计侄女,老太太看不明白也想不通,或许从一开始便错了。
是功名利禄迷了他的心吗?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家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