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早就制作好的证书,递给唐植桐。
“谢谢丁处。”唐植桐接过来,打开一瞅,照片跟人委用的是同一批。
“有件事需要跟你通报一下,你上次的那个纺车轮,已经被完善的差不多了,领导很满意,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量产。”丁辉将申请书重新装回包里,跟唐植桐通气道。
“丁处这么一说,我悬着的这颗心就能放下了,恭喜恭喜。”唐植桐没有再挑科委的刺。
说实话纺车轮牵扯到很多零件的生产厂家及材质改进问题,但唐植桐不认为会比手表、相机的国产化难度更大,只不过这事若是让自己去推动,就好比愚公屋前的太行山和王屋山,几十年都不一定能搞定。
“行了,耽误你这么长时间,我也该回去了,我很期待你的下一个发明。”丁辉说完,笑微微的朝唐植桐伸出了手。
伸手不打笑脸人,唐植桐这回挺有礼貌,握手后一直将丁辉送到楼下。
看着丁辉远去,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周正才开口道:“早知道你发明的东西被科委看中,你进科研班就不会费事了。”
“这样也挺好,我去了才知道,科研班每个人每个月定量增加六斤,谢谢周老师。”唐植桐说的郑重,正是因为周正不知道自己的这些事,却还帮自己争取进入科研班的机会,才更得看重这份情谊。
“用不着谢我,都是因为你自身优秀的缘故。如果你平庸,就算我是校长都办不了这事。行了,快回去上课吧,别忘了下午的报告。”周正笑笑,很欣慰的赶唐植桐回去上课。
唐植桐当然没有忘记今天下午的报告,不光没忘记,还打算作报告的时候再加点料,因为今天作报告的学校是农机学院。
农机学院现在的全称是bj农业机械化学院。
农机学院本院成立于1952年,是由当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