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停机坪的方向引。
说战绩也不假,因为这些旧飞机很多都是打了胜仗的战利品。
唐植桐把控着节奏,没有让霍效平多讲。
霍效平调好相机的参数,找了个校友帮着拍了张照片,这个科研项目小组就算成立了。
第一次会议,就在停机坪,几人团坐在地上,唐植桐就保温箱做了分工:毕彬和施正则带领邮电学院的师兄们做箱体。
整个箱体至少留两面可视面,可以用玻璃,也可以用其他材质,但一定要保证碰撞下的安全。
要有空气净化装置,预留进气口,以风扇的方式往里面送风。
保温箱要有稳定的热源,而且温度不能太高,不能底部直接加热,防止热量不均匀将早产儿烫伤,温度最好可视、可调、可控。
保温箱不仅要安全、稳定,还得易维护,同时添加断电和故障报警机制,用光、声等方式及时通知到医护人员……
唐植桐一条条的讲,毕彬和施正则一条条的记,每记下一条,眉头就紧皱几分,难度有点大。
接下来,唐植桐又给霍效平分配工作:“刚才你也听见了,保温箱个头不大,所以没有很多地方安装风扇,这个风扇也就十公分见方。你得想办法让风扇在能完成换气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噪音。”
“这个有点难啊。”霍效平听完直接挠头,他就没见过噪音小的风扇。
“嘿嘿,迎难而上,这种时候你可不能怂啊!搞不懂的去求教老师呗。”唐植桐笑的很鸡贼。
“你先别激我,我算一下。假设这个保温箱长0.8,宽0.6,高0.5,那里面的气体体积是0.24立方米……哎,这个保温箱要保证多少换气量?”霍效平停了笔,问道。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