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开放与限制
赵祯不喜欢东京城有杂色人等,所以,没有同意一个叫做阿罗约的西方僧人建议,在东京修建教堂,他甚至认为唐太宗李民同意大秦景教在国传教是完全错误的。
当铁喜在皇帝给的考题同意这个无害的教派在国传播,被赵祯完全给否定了。
铁心源从皇帝的批阅能感受到他的怒火,看样子,铁喜倒霉了。
铁喜之所以会选择这样回答问题,其实都是铁心源的错,很久以前铁心源就告诉儿子,当一个皇朝没有办法阻止一个教派在国流行的时候,那就大度的接纳他,只是一定要把他们的交易翻译成华夏字,并且用华夏语言来传播。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任何离开了故土来到国的教派,在没有本土化的滋润下,一旦没有了本国字来支持,很快就会被汉家化所侵蚀。
只要信教的人多了,就会有很多大德高僧用自己的理解来重新阐述教义,最终,这个教义会被大德高僧严谨的汉学基础给完全毁掉,最后变成一个奇怪的信仰。
国人是固执的甚至是迂腐的,他们一般不是很喜欢接受外来事物,即便要接受,也必须经过改良。
赵祯最喜欢干的事情其实就是闭关锁国,如果真的可以无视大宋海量的外贸利益闭关锁国的话,铁心源相信,他会毫不犹豫的这样做。
他觉得国什么都有……
铁心源给儿子回信,告诉他,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基本上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皇帝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要有强烈的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断,哪怕错了,也要坚持,这个界上的事情没有对错之分,哪怕是南辕北辙也要坚持,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坚持的路上会有不一样的风景和机会。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