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如鹤斩钉截铁,“谁也不能走,京城之所以是京城,就是因为朝廷在此,朝廷若是弃城,就会示弱于敌,大楚之倾自此而始,谁能负这个责任?”
好几位大臣未得宣召就进入了勤政殿,王国舅也混在其中,这时大声道:“要留就都留,为什么户部、礼部可以走?”
“两部分掌图籍与礼器,乃是大楚东山再起的根基,不可留于危地。”卓如鹤的这项决定没有大臣反对,他们都明白这两样东西的重要。
王国舅还是不满,“那吏部尚书元九鼎呢?我听说他已经带着家人出城了,谁放他走的。”
“元九鼎私自离城,乃是大罪。”
“不对,我听说是宰相让元九鼎离开的,他的家仆下午还给宰相送了一封信,而且还有一大批官员排队等着宰相放行,反正这里没有外人,宰相不如开个价吧。”
“放肆!”卓如鹤再也忍受不住,退后几步,从袖中取出信,大声道:“元九鼎写来的信在此,卓某不才,可也不至于在城危之时假公济私,诸位同僚有谁看到我给任何人发出离城之令了?”
没人回答,王国舅也闭嘴了。
卓如鹤憋闷已久,一开口就不想再隐瞒,“元九鼎声称我家夫人干预朝政,离间陛下与太后的亲情,我没话说,就是诸位的家眷,想必也不都是清白无辜。”
卓如鹤几下将信撕碎,“城破人亡,身后之名任身后人评说,若是侥幸保住京城,我自会向陛下伏地请罪,谁也不用再拿此事要挟在下!”
这番话一出,更没人敢开口了。
卓如鹤心中痛快,突然之间真的无所谓了,“明日迁宫,大臣之家最多可跟随两人,年纪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不得离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