摞得比人还高,这只是一部分而已,还不能让别人代劳。
好在有赵若素帮忙,中书舍人说是皇帝身边的人,平时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将奏章送到太监手里,难得见到皇帝本人。
韩孺子比较欣赏赵若素,正好刘介去向邓粹传旨、瞿子晰等人还在匈奴营中,于是命他留下,随时待命。
韩孺子最初只是想将赵若素当成顾问,很快就发现此人的本事不只是记忆力超强,见识也很高,完全不像是普通的吏员。
“洛阳王坚火的奏章陛下应该优先批复。”赵若素建议道。
丑王不肯接受朝廷的官职,他在洛阳时,是在瞿子晰手下做事,瞿子晰一走,他变得无名无份,许多事情难以展开,在奏章中他却没有诉苦,只是介绍了一下安置流民的进展。
进展不是特别顺利,夏季已到,仍有不少流民滞留在洛阳一带不肯返乡,韩孺子能猜出原因,最重要的还是缺钱、缺车,北方战事一起,这两样更缺了,曾经做出承诺的洛阳商人,一发现皇帝不稳,立刻捂紧了钱袋。
“朕该怎么办?封王坚火为官?还是向河南郡下达严令,要求他们必须配合?”
赵若素拱手道:“依臣愚见,不如传旨斥责王坚火,让他待罪立功。”
韩孺子笑着摇头,“王坚火乃是豪侠,吃软不吃硬,给他官都不当,朕这边传旨责备,他立刻就会转身逃进江湖。”
“不然,王坚火并非沽名钓誉之辈,千千万万流民的性命仰仗于他,他断不会轻易放手。”
“这样的话,朕更不应该责备于他。”
赵若素与皇帝还没到无话不说的地步,唯唯地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