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几乎是37年淞沪会战投入的总兵力,虽然很多是国内扩军招的新兵,战斗力远不如昔日,但也绝不是相同数量下的中国军队所能抵挡的。
从开战以来,每次大型会战,中方兵力都至少要在其两倍以上,才有鏖战数月的可能。比如徐州会战,日方投入20万人,中方却投入了60万;又如江夏会战,日方投入18万,中方集结全国兵力,投入超过50万。
而这次,薛姓上将却是不知彼也不知己!
1942年初,为打通滇缅公路,中国组建远征军,军政部从第9战区抽调了第15、第19两大主力集团军到滇省,到1944年初,又再次将7个军调入印缅战场,第9战区已由巅峰时期的40万降到不足30万了。
哪怕就是加上四行团这种被那位严令搁置的特种步兵团,第9战区内可战之兵满打满算也就30万。
30万对25万,这应该算是中日双方在大型会战中兵力最接近的一次了。
但就是这样,第9战区也依旧还有机会!
虽然唐刀已经根据目前战区部署,知道第四次潭州会战必然会失利,也知道衡阳必然会有一战,但想到潭州城内的数十万民众,他依旧还想做出最后的努力,在4月底给自己在潭州的一位好友去电,再次阐述了自己对当前战局的判断。
不是谢近元,也不是老郭同志,这两位虽然在这些年因为战功获得升迁,但由于受到唐刀的牵连,两人已经被排挤出第9战区的核心圈,别说给那位薛长官谏言了,就是连他的面都鲜得一见。
那是唐刀结识不到一年的一位朋友,年龄相差不大,意气却是极为相投。
唐刀在闲暇之余曾携带妻儿去往潭州,老上司谢近元听说后,特意接待他,并专门邀请了自己在第9战区的好友赵子立介绍给唐刀认识。
能和谢近元这样的人成为好友的人,自然不是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