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比唐文竹投的还多;袁昊和唐文宏两人半斤八两,都投不大中;倒是唐文柏,明明踢毽子很厉害,投壶准头还不如袁昊,被弟弟们一阵起哄。一时间,明月小筑到处都弥漫着孩童的欢笑声。
袁伯征和几位舅兄坐在荣国公的外书房交谈,三年未见,几人都多了几分成熟。
“伯征,三年前你外放到江南的一个小县做知县,这次回来可想留在京都任职?”荣国公询问妹夫的留京意愿。
小妹自小俏皮可爱,嘴甜会哄人,父母兄长都对其非常宠爱,性子难免养的天真,但不骄纵。
跟着妹夫外放三年,帮着妹夫打理内宅,性情明显稳重了不少。
作为兄长肯定希望妹妹一家留在京都,家人时常相见,母亲也不用太过挂心,但也要听听妹夫的意愿。
“当初离京外放,是不想一直在翰林院熬资历,虽三年政绩考优,但回京都也要看有没有合适的职缺。”
荣国公听着袁伯征话语的意思,有合适的空缺就会留在京都任职。
“二弟,文官的职缺你那里有什么消息?”
荣国公虽是正二品兵部尚书,但文官,武官系统任职明确,倒不如文官系统的二爷对妹夫的职缺更了解。
二爷低头想了想,对袁伯征道:“眼下从六品的官职,鸿胪寺丞和光禄寺署正空缺,妹夫想争取哪一个?”
“鸿胪寺主管接待外宾,平时事务少,比较轻松。光禄寺主管宴享,事务琐碎,容易出成绩。”二爷分析道。
“多谢二哥提点,伯征考虑几日再答复你。”
几人中就是唐三爷最漫不经心,一副事不关己,悠闲喝茶吃点心。谈论完袁伯征的任职问题,之后几人的话题比较轻松,都是养儿教女的琐碎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