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千家,很快就到县城,我的心也随之飘荡起来,以前的一幕幕又浮现在我眼前。
乐东县偏远,当年这县城并不大,也就一条大街,一公里多点,主要从汽车站经县委到人民医院。小时候我常一早沿这条主干道跑步,跑完之后二毛钱买一碗香喷喷的瘦肉粥,再上一毛钱来根油条,把油条撕成小块浸到粥里,甜甜的油条被粥一泡,又软又粘又香,这顿早饭给个神仙当也不换!
车一到三角路便进入了县城,先是交通局然后经过汽车站。我问了老刘,他建议我到乐怡楼吃午饭,没想到过了许多年,乐怡楼还是当时乐东最火的餐厅!
一到县城我便真正成了东道主,我指挥老蓝沿着熟悉的道路前进,很快我们就经过乐东县小。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参加学校的劳动课挖草种草,修整水利沟,又想起与阿哲大战乒乓球,与同学们唱着乐东县小的校歌:“春风送暖,志在四方,乐东县小校旗飘扬。。。。。。”
与乐东县小挨着的便是供销社,我想起小时候有一天下雨,我躲在供销社避雨。雨好大,几乎所有同学的家长都给他们送来雨伞,我也躲在供销社的屋檐下朝马路上张望,翘首期盼,可十分钟、半小时、也没看到我父母的身影。天渐渐黑,雨却一直下,还越下越大,我又冷又饿,眼看等父母送伞无望,绝望的我只好一头冲进暴雨里,疯跑着回了家。
一到家,母亲已把饭做好,我责问父母:“你们怎么没给我送伞,所有同学父母都送了。”父母看着我淋的跟落汤鸡一样,忙对我说:“送什么送,自己回来嘛,快把衣服换了吃饭,别感冒了。”我满腹委屈的换下湿透的衣服,几乎是哭着把饭吃完。
从此,即使狂风暴雨,我也不想等父母的伞,我知道一切都得靠自己,自己的命运只能靠自己创造和把握。
过供销社就是教育局,然后就到了乐怡楼。这对我算是故地重游,想当年的升学酒就摆在这里,请了众多亲戚朋友,大家随了七八百块的份子钱,我凭这份子钱加上政府对考取清华、北大、人大这三所大学的学生给予的600元奖励,才勉强踏上北上求学之路。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