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卫六可能存在生命——有水、有温度、有有机物,至少海底火山附近是有些希望的。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显然不在此列——土卫六的地核还没有那么烫,能够维持水在如此靠近地表的地方流动。
裂缝下的不是一片广袤的海洋,至少不是下方一千多米处自然形成的那个,仅仅只是一处微不足道的水洼。
在“水洼”靠近裂缝的一侧,一个巨大的不规则几何体嵌在冰面下山脉的地质中,露出了一个角状突出。
突出部分的末端持续不断地释放出猛烈的气泡群,数百摄氏度的高温不断汽化企图靠近它的水分子,形成了无数个短暂存在过的空腔。
除此以外,它还对外辐射出相当强度的微波,持续加热周围的冰使其融化,最终在某个平衡点停止。
角状突出的其余部分显然都被掩埋住了,暴露在外的部分就好像是一根尖刺,以刺尖为中心,利用微波和直接散发的热量制造了一个体积十分可观的“水洼”。
水洼已经不知道存在了多久,也经历了持续不断的变迁,但在尖刺几乎恒定的热量释放下一直维持着大致形状。
表面冰面的开裂显然不是有意为之,土卫六的地质运动经常会制造不同等级的地质,只是这一次正好波及到了水洼的存在。
这是一次低烈度的地质活动,最终后果也不过是撕裂了一处本就不算大的冰层,所造成的影响也仅限于此。
然而当裂缝的宽度缓慢扩张,“尖刺”发出的微波终于不再被近百米的厚重冰面阻隔,以光速逃脱了这个束缚它不知道多久标准时的水洼。
从裂缝中逃逸出的微波越来越多,它们强度不算小,但在被重重阻隔后能够发送出来的强度就太微弱了,只有在特定的角度才有可能接收,同时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