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是机械加工,到处都是废料、金属屑、冷却液残留。”
叶长思:“如果你注意一些,就能看得到每一个方面都有专业的清理设备在应对。”
马斯克看过去,果然发现了地板上好几个飞速移动的方形小盒子,像是扫地机器人一样在工件移动过的地上清洁着。
还有大量不认识的辅助设备,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实则成体系且规模应用的小型机器解决了人工最后存在的必要性,始终让生产环境保持着最佳状态。
叶长思:“机器设备并不是很重要,我更愿意展示我们的ogas系统,正在生产的是长征十八号的壳体,一周前生产它的命令从中央计算机发出,然后再由计算机发出采购指令,监督物流到位并开始安排各部分生产工作。
从铝料到成品壳体被放在我们的仓库中,只要进入新远,就不需要人类的参与。”
“如果需要修改工艺呢?”
“那我们就通过计算机调整设备,人类能做到的,机器也能。”
马斯克:“生产这枚火箭要多久?”
叶长思:“第二枚长征十八号预计11月15日发射,向火星送去200吨质量的补给,其中一半是液氢燃料。”
从新远起运到发射至少25天,那也就是从零开始,生产一枚超巨型火箭只需要50天。
星舰的交付速度比这个低,但那是多条产线同时工作的结果,例如t34坦克的总工时是1万小时,但并不意味着实际交付一台需要等416天。
长征十八号这样的巨物肯定是1枚1枚生产,大部分零件都是从零开始,那也就是说长征十八号的工时低到可怕,或者生产效率高得惊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