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再改已经太迟了,必要性也不大。
但未来的重型乃至超重型火箭的发动机,内部代号yf130以及yf135还在论证中,同样是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
用k120改进未来的重型火箭发动机最为合适,也有充足的时间吸收技术。
唐伟天主持完会议,将结果发回六院,第二天晚上才接到回信。
六院整体对获取k120技术持积极态度,愿意与民企进行商业合作,并倾向于购买样机以及生产许可。
也就是和当年获得外国公司技术一样,买你的产品,但是必须教会我。
不过六院的要谨慎许多,要求考察团队就留在新远镇,直到新远一号火箭发射才最终决定是否购买。
这是华国的一项传统,不管什么好东西,一定要是你自己用的我才买,不然说的再好听都不买账。
当然,在资深的研究人员眼中k120是很可靠的,但有时候真正排版的上级领导必须考虑更多,不能落下把柄。
于是林炬就收到了六院持续驻厂考察的请求,然后立刻批准。
在他眼里这哪是难为他,简直是来送福利啊。
六院这么多人往那一站,厂里的技术人员问几个问题,交流一下没问题吧?
生产发动机的时候问一问哪里需要注意,有什么经验能避避坑,总不好意思不说吧?
这么多大牛在厂里不好好利用起来,简直愧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啊。
郭申也对此心知肚明,带着本厂和这段时间额外招募的技术人员时不时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