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到达什么轨道,所属什么卫星行列。
比如,鹰酱的航空专家们很快就分析出,马天的12颗卫星,大概是将处在130至150千米的超低轨道。
或许大家觉得,卫星高度越低,可能技术越简单。
但是事实情况却是,在超低轨道,也就是200千米以下运行卫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大家知道,地球有一个大气层,大气层90%的质量在30k以下,30k以上则逐渐稀薄,并且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急剧下降。
由于卫星必须以7.9k/s的第一宇宙速度飞行,才能维持在地球上空,所以就注定了,卫星的飞行不能受到很大的干扰。
如果卫星在超低轨道飞行,那就意味着将要面临更厚的空气,众所周知,空气越厚,卫星经过摩擦的阻力系数就越高,则损坏就越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卫星至少要在200k以上的高空飞行的原因,因为空气影响较小,卫星更稳定。
而在120k至200k的超低轨道飞行,则需要考虑空气摩擦的影响,越低,则越困难,技术含量越大。
早在2015年,很多国家就意识到了低轨道卫星的优势了。
根据测算,如果卫星从650千米的轨道高度下降至160千米而保持稳定飞行,性能不变的情况下,雷达频射功率需求会降低64倍,通信频射功率会降低16倍,并且光学孔径直径需求也会降低四倍。
也就是说,超低轨道的卫星,只要能正常运转,它的通讯效率或是侦察效率,都是远远大于高轨道卫星。
现在很多卫星还是处在200k以上高轨道飞行,不是不想去低轨道,而是做不到。
如今,天宇星海却是轻而易举做到了,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