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在俄克拉荷马研发中心这边,叶鸣沙的项目组负责数据分析。做了两个月,她就发现牧师的外号没取对,应该叫“圣坛上的巴赫”。讲道高潮时,信徒大脑功能区激活模式不像听摇滚乐,而是类似听古典音乐。左右脑同时大面积激活,互相激励,是一个对称的全脑过程。而听摇滚乐的对照组主要是右脑过程,左脑参与度很小。
今天的新数据,她想试一试不听讲道伴音,直接看神经功能成像,反过来推断高潮在哪里。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理论走对了路。当前实验对象是个五十多岁的黑人大妈,非常容易高潮。她把无线耳塞放在一边,从新上传的 964 号图像开始看。
964 号图中,橙色的激活区域根本不对称,也不在额叶范围内。那些斑点组成了几个字母。字符像素很低,但很容易认出来:
earbuds in(英文:戴上耳塞)
叶鸣沙揉揉眼睛——大妈的脑细胞邀请我一起高潮?在做梦吗?怪不得今天早晨如此荒唐?
她滚动鼠标。965 号的橙色区域更大:
misha, earbuds in
叶鸣沙爆了一句国骂。恶作剧太出格了,敢动实验数据,还敢把她的名字画上去!同组那个印度仔三十好几,还是个长不大的粉刺巨婴。
她刚站起身来,系统自动翻到 966 号,图像标题栏换成了中文:“最后一次警告”。现在图上的字大了几倍,橙色区域布满整个大脑截面:
earbuds in!!!
图像最下方的后脑区中央,激活的脑细胞们组成一个简笔小骷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