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票号了?那玩意不是道光年间才开始的吗?
“就是会票……”张溥见林海不知道,于是解释了一下。
明末的会票实际是一种寄存证明,主要用于京师,也就是把银子寄存在京师富商家中,需要用的时候就拿会票去取,主要是方便那些经常出入京师的人不用每次都带着大笔银子来回奔波。
这种会票基本只存在于熟人之间,并不对社会开放,而且异地取款的情况也不多见,所以和晚清时期的票号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过这确实可以看作后世票号的前身。
“没错,就是你说的这种会票,不过我这个是可以异地取银的,而且对所有的应社成员开放。”林海说着又道,“还有,我这会馆不仅不收寄存费,还给利息。”
这下轮到张溥吃惊了,只见他瞠目结社道:“给……给利息?”
“没错,这就是我方才说的存款,利息分为定期和活期两种,定期的利息会更高一些……”林海耐心地给张溥扫盲,这些在金河国已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但在大明还是相当惊世骇俗的。
截止目前为止,他说的这些都没有超出晚清票号的业务范围,票号虽然以汇兑为主,但也有兼营存放款的。至于债券之类的金融业务,这些林海觉得暂时不着急,先等汇兑和存款业务的信用建立起来之后再说。
汇兑和存款也一样是要靠信用支撑的,林海一开始把服务对象限定为应社成员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毕竟在大明不像在金河,会友公司是没有政府背书的,那就只能由应社来背书,更别说大明政府的公信力只怕还比不上应社。
何况,应社的士子们对汇兑业务是有刚需的,他们经常在外游学,乡试必须去省城,会试必须去京师,随着携带大笔银两总是不便。
林海不收汇兑手续费,这样一来长途汇兑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活期利息,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