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的气血和大义。
这都是后话,就眼下看来,杨廷枢在应社的名望要高于张溥,周钟则和后者不相上下。张溥听到这两位的名字顿时就变了颜色,眼看林海即将走出书房,忽然大叫一声:“且慢!登万兄,请留步!”
林海停住脚步,转过身来看着张溥:“西铭兄,终于肯说实话了?”
张溥避而不答,只是问道:“敢问你方才说的泼天名望,究竟是何意?”
“你听真了,我将实现你平生最大的夙愿,将天下文社归于一统!”林海的目光犹如一柄利剑,仿佛能穿透人心。
张溥闻言脸色大变,这正是他长久以来的野心,不知怎么就被眼前这人看穿了,一时之间仿佛被人扒光了衣服一般感到浑身不自在。
他勉强定了定心神,接过话头道:“登万兄好大的口气,将天下文社归于一统,这谈何容易?”
林海道:“我当然做不到,因为我不是文人士子,但西铭兄你却很有希望做成这事。应社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你是应社的主事人之一,自身名望也是足够的,唯一缺的无非就是钱罢了,而我有的是钱。”
历史上张溥究竟是怎么组织起复社的,其实林海并不是很清楚,他只是从常理推断,组织起这么大的一个全国性社团,那肯定是要有相当财力支持的。
别的且不说,就说复社历史上最著名的那三次全国性大会,从各地远来参加的都是几千乃至上万号人,光是大会期间这些人的吃喝玩乐那就不是一个小数字。
更何况,组织者还需要派人去全国各地提前联络,这差旅费也定然是少不了的。这种通讯并不止在组织大会时有,平常也都是少不了的,否则复社不可能具有凝聚力。
事实上,林海的推断一点也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