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总体经济情况,细讲到具体的一家工厂,连举两个例子,说明现在商品产能过剩,再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外部冲击,仓库里堆满货物,商品严重滞销,也不是没想过其他方法,比如把商品出口,可是他们的商品又缺乏竞争力。
他提到,商品必须要进行改良和创新。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既很难找到这样的人才,也拿不出研发投入的资金。
于是他将话题带到第二点。
2、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许多工厂别说继续投入,就是维持都很艰难,本身经营已经很不景气,又受三角债的影响,哪家工厂账面上还能拿出可观的活钱?事实上,真实情况是工人们和他们的家属们,都在嗷嗷待哺,比如说这一百家工厂,截至目前没有职工的工资是完全发足的,而下个月的工资还不知道在哪里,更可怕的是,破产倒闭的例子已屡见不鲜,这些工人随时都有面临失业的风险,到那时,他们背后的家庭该怎么办?喝西北风吗?
另外,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都指望着这些厂子。
而如今这些厂子自顾不暇,哪还能给财政贡献多少收入?财政没钱,路不能修,桥不能建,坝不能垒,如何发展?
3、引进管理模式,学习营商技巧。徐方国提到,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势不可挡,当下正处于一个变革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的企业管理人员,几十年下来一直按照计划经济模式来管理运作工厂,习惯于听令行事,既没有多少自己的主见,也不懂得如何很高效的去改变自身,以适应新的大形势,而我们没有太多时间让他们自行摸索,最快的方法,就是把优秀的管理模式引进进来,从合资方派来的管理人才身上学习经验和技巧。
一家这样的合资工厂,能辐射周边一定区域,一百家合资工厂,就等于一百个老师。
最后,徐方国作总结说,他不认为此事有绝对不可为之处,此举在当前特殊形势下很有必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