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膺天命,抚有华夷,然寰宇之广,非一人一姓可独治。兹仿古制,行实封,以亲王贵胄镇抚八荒,永固藩篱。
第一条:皇子成年,非储君者,必封亲王,赐名号、仪仗、金册。
第二条:亲王就藩之地,必在大明现有疆域之外!东海诸岛、南洋巨洲、西洋远藩、朔漠之北…凡舆图所载未归王化之地,皆可为国!
第三条:亲王受封,朝廷赐‘开国三宝’:《昭武钦定藩国典制》一卷(规制官制、律法、税赋、兵额);‘靖海’级战舰三艘(配燧发铳百杆、佛郎机炮十二门);‘拓民’凭信一纸(许其于本土招募工匠、农户、军士、罪囚,首批不超五千户)。
第四条:亲王就藩后,十年内,须拓地百里,建城设治,岁贡方物。朝廷设‘理藩院’监理藩务,遣使巡察。
第五条:亲王及其嫡子嫡孙,世代居藩,勤修政事,拱卫中朝,则王爵永续,与国同休!
第六条:若亲王恋栈京师,拒不就藩;或其子孙三代之内,有嗣王擅离封国,归返中土者…则该藩王爵位自动削除,宗室玉牒除名,子孙贬为庶民,永不复宗籍!封国收归朝廷,置郡县治之!”
此诏一出,满朝死寂。
亲王外放,古已有之,但如此强制、彻底、以血脉存续为赌注的“实封”,前所未有!留在京师享福,三代后子孙沦为平民;远赴蛮荒开拓,虽九死一生,却能永保王爵,开枝散叶!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豪赌,逼迫着龙子凤孙们,必须成为帝国扩张的先锋!
《万国堪舆坤舆全图》成为这场分封大戏的核心道具。这幅由宫廷画师、西洋传教士(如利玛窦弟子)、归国博闻郎共同绘制的巨图,首次向帝国的核心阶层直观展示了世界的辽阔:
东方:越过东瀛,标注着巨大的“金山洲”(加利福尼亚)与“南溟巨岛”(澳大利亚),旁注:“地广人稀,金矿显露,沃野万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