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部甫一成立,便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效与务实,其锋铓首先直指刚刚平定的东瀛省。
首任宣化部尚书,由德高望重、主张“经世致用”的赵南星亲自挂帅。他虽年事已高,但为表率,自请赴任。随行遴选的五十名翰林编修、国子监博士、地方书院山长,皆为一时之选,怀揣着“教化蛮夷”的使命感与“践行圣学”的理想,登上了开往长崎的海船。
抵达东瀛后,宣化部与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紧密配合。
首要任务便是建立覆盖府、县、乡三级的教育网络!
强制征用各地废弃神社、寺庙、甚至部分武士宅邸,改建为“大明社学*。赵南星亲自督造教材:
《皇明东瀛训蒙集》:图文并茂,以简单汉语教授忠君爱国(忠于大明皇帝)、基本礼仪(跪拜、揖让)、日常用语、农桑常识。开篇即是:“日月所照,皆为明土;圣天子德,泽被东瀛”。
《圣谕广训(东瀛简本)》:将朱元璋《圣谕六言》及易华伟关于“行知合一”的训示,用最浅显的日汉双语对照解释。
《律例要略》:摘录《大明律》核心条款,配以图示(如偷盗砍手、杀人偿命等),震慑与教化并行。
布政使司颁布严令,凡东瀛省六至十二岁孩童(不分男女),必须入就近社学,接受五年汉文与圣训教育!父母阻挠者,罚苦役;地方官吏执行不力者,罢官问罪!一场以汉语和忠君思想为核心的“洗脑”风暴,席卷列岛。
宣化部在鹿儿岛(暂定省治)、东瀛府(江户)、京都三地设立“东瀛提学道衙门”,负责组织科举。
童生试(县试):重点考察《训蒙集》、《圣谕广训》背诵理解,及简单汉语读写、算学。
生员试(府试):加试《论语》、《孟子》节选(双语对照),侧重对“孝悌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