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年,在易华伟辞官前几个月,那位在深宫中默默度过了近三十载岁月的太妃娘娘也“病逝”了。
………………
已然退位的丞相易华伟,带着一种远离朝堂喧嚣后的宁静,悄然踏上了前往乌兰郡的路途。同行的只有玉漱、晨曦、秋菊、蔡玉四个女人。
此次出行,易华伟极为低调,未作丝毫张扬,甚至没有调动那支一直以来忠心耿耿护卫着他的黑龙卫。
当火车缓缓停靠在乌兰郡的站台,那股陌生而又充满活力的气息扑面而来。
易华伟率先步下火车,目光快速地扫过周围忙碌的人群与陌生的景致,随后走向一旁的租车点,租了一辆宽敞而朴素的马车。马车夫是一位当地的老者。易华伟简短地与他交流了几句,告知了目的地,便带着几女登上马车,向着乌兰郡的郡治乌托城驶去。
马车缓缓前行,车轮在石板路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透过车窗,易华伟看到外面喧嚣的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来来往往。这里的景象与大秦内陆有着明显的不同,各种服饰、各种肤色的人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而又充满异域风情的画卷。
越往西走,人种的多样性就越发显著,因为这里是大秦与西方各国交流碰撞最为激烈的前沿地带,文化在这里交融,经济贸易在这里蓬勃发展,商业活动的喧嚣与偶尔弥漫的火药味也共存于此。
有阿拉伯人,他们身着独特的服饰,宽松的长袍在行走间随风飘动,偶尔用一种陌生而又充满韵律的语言交谈着;波斯人则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与精致,服饰上绣着精美的纹,眼神中透着对周围一切的敏锐观察;色雷斯人身材高大健壮,笑声爽朗而豪迈;腓尼基人、阿拉米人、米底人、西亚人、马其顿人也各自有着独特的风貌与气质,或沉静,或热情,或神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