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之手打造出的秦军兵器,无论是锋利无比的刀剑,还是坚韧厚重的铠甲,都在战场上展现出了令人胆寒的威力,成为秦军克敌制胜的重要保障。
匠人们在易华伟的激励下,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创造出了诸多更为精巧绝伦的建筑技法和结构设计。大秦的宫殿建筑因此越发雄伟壮观,气势恢宏,彰显着帝国的无尚威严;而城池的修筑也更加坚固耐用,布局合理,成为守护大秦百姓的坚固堡垒。
易华伟秉持着开明包容、兼收并蓄的治国理念。他深知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深远意义,虽然并未全然尊崇儒家学说,但也敏锐地洞察到了儒家“教化”之道在巩固统治、凝聚人心方面的独特价值。
于是,他制定了一项针对儒家子弟的特殊政策:儒家学子若渴望入朝为官,一展宏图抱负,就必须前往被大秦征服的偏远之地为官十年。在这十年间,他们肩负着传播大秦文化与礼仪的重任,深入当地百姓之中,通过开办学堂、推行礼教等方式,将大秦的文明火种播撒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待期满之后,经过严格考核,证明其在地方上确有政绩和贡献,方可回归朝堂,参与中央政权的治理。
这一举措,不仅使得儒家思想在偏远地区得以广泛传播,生根发芽,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为大秦培养了一批既熟悉儒家经典文化,又深入了解地方民情风俗的复合型官员人才。而对于其他诸子百家,易华伟同样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在大秦的土地上各展所长,百家争鸣。墨家的机关术在军事防御和工程建设领域大放异彩,为大秦的城池修筑、军事器械制造等方面贡献了无数奇思妙想和精湛技艺;道家的思想则如涓涓细流,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理念与养生之道。
军事力量的强大,无疑是大秦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坚实支柱。
易华伟对秦军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整编与改革,精心设立了不同的兵种与严谨科学的军事编制体系。
曾经在大秦历史上战功赫赫的蒙氏家族,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