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水源,极大地扩大了可耕种土地的面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牧民们也开始利用蒸汽动力的机械设备来加工奶制品、羊毛制品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早在五年前,易华伟便下令着手开展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程——预先制作连接大秦各地的铁路轨道。而工部的工匠们,为了精心规划大秦那错综复杂且影响深远的铁路网,已然默默奉献了长达十年的光阴。
十年的岁月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然而大秦的铁路网络建设却从未有过停滞。
在这漫长的十年间,无数的工匠、劳工们齐心协力,构建起了沟通东南西北的三纵三横六条主干铁路网络。这些主干线,犹如帝国的脊梁,贯穿大江南北,将大秦的各个重要区域紧密相连。与此同时,连接各郡的支线网络也如毛细血管一般,逐渐蔓延开来,深入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整个铁路体系愈发完善、缜密。
时至今日,大秦铁路的总通车里程已然超过了令人惊叹的三十万里之多,这一数字,不仅仅代表着距离的延伸,更象征着大秦帝国在工程建设领域的辉煌成就与强大实力。
易华伟清楚,在这个时代,铁路的出现,无疑为大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优势与发展契机。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军事部署与调遣模式,以往因路途遥远而导致兵力无法及时投送、信息传递迟缓等困扰帝国军事行动的难题,在铁路网络面前迎刃而解。
只要铁路网络保持畅通无阻,无论何时何地发生何种突发事件,大秦都能够迅速且高效地从国内各个角落抽调出数量充足的兵力,以最快的速度奔赴事发地。这些兵力可以通过铁路快速运输,避免了以往长途行军的疲惫与损耗,能够在第一时间抵达战场,及时应对各种危机与挑战,从而确保帝国的稳固。
……………
公元前189年,在亚洲大陆的中西部,一场震撼世界的列强纷争拉开了帷幕。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