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原地方的老百姓这些年间,不知道经歷过多少次流贼过境,也不记得经歷过多少次剿贼大军的来来往往……
但他们却深刻地晓得“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的道理!
可今日这些贼和兵,怎么就突然转了性呢?
闯贼大军路过村庄,不但不抢掠,竟然还发放银钱,已经让他们深感震惊了。
可今日来的官兵却更为出奇,他们虽然也没有逐户查抄抢掠,但是他们却挨家逐户的统计丁口,然后按照每户现有的丁口发放粮谷薪材。
这还不算完,带兵的武將还在南北两端的村口处,各设立了一处粥棚,每日早晚各施粥一次,这对於长期处在飢饿状態下的百姓,无异於山珍海味。
相比於闯贼的发钱方式,勇毅军的发粮、施粥更为实在,也更能打动这些贫苦百姓的心!
毕竟在这般兵荒马乱的时刻,就算手里有银钱,又要到哪里去买粮谷呢?
就算能够找到地方买粮谷,可这种时候粮谷又是什么价格,凭闯贼发放的那一点点银钱,又能买回多少粮谷?
而勇毅军这种方式就不一样了,他们选择了最为简单粗暴,却也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一边发粮,一边施粥。
论收买人心——还得看我“永寧伯”啊!
靳寨不过才剩下三十多户人家,一百多口子人,且又都是些老弱幼小之人,就算放开了给他们吃,又能吃得了多少粮食,何况只是每日定量放粮和施粥呢?
由此可见,这个事儿的面子大於里子,最主要的还是爭取民心所向,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好的结果!
为官兵、为大明、为勇毅军落下一个爱民护民的好名声,彻底转变大明官军在河南、尤其是开封周边百姓心目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