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也是一样的道理。
具体到方才,刘荣以‘今我汉家之大弊’发问;
实际上的考题却是:请指出如今汉室所存在的重大问题,并逐个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法。
同时,还将整个应答的格式,或者说是文体,限定为:策论。
这就要求公孙弘,不单要在如今汉室多如牛毛的问题、弊政当中,找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同时还要在极短时间内给出解决方法,并将其组织、整合为一篇策论。
这不单考验公孙弘的文学水平,以及语言组织、材料整合水平——最重要的,也同样在考验公孙弘的政治水平。
能不能准确发现问题?
能不能根据问题,迅速给出解决方法?
这,才是这场策问真正的内核。
而公孙弘给出的答卷,实在是让刘荣大开眼界。
不说是惊为天人吧;
也起码是为公孙弘年近甲的年龄,而感到了些许遗憾。
——再年轻一些就好了。
——再年轻一些,能多为朕所用几年就好了……
“若是卿来打这道题,恐怕,也绝做不到公孙弘这等程度吧?”
刘荣悠悠一语,汲黯当即低下头,沉声一‘嗯’,半点没有因为刘荣的对比,而感到丝毫不忿。
公孙弘这篇策论,不单刘荣惊为天人;
始终在一旁记录的汲黯,也同样是心潮澎湃,甚至直至此刻,都没有将情绪完全平复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