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甚至加重语气,指责道:“尔等莫不是要将陛下置于不忠不义、不孝不悌的境地乎?”
他一顶高帽戴上去,姬骅都不好直接表态,赞同御史台的说词了。
不得不说,玉微瑕还挺会掰扯的。小红杏深以为然地点头感慨。
朱满堂面露笑意,附和道:“不错,微瑕公子所言在理,陛下绝不是这等忤逆先祖之人。”
玉微瑕很少有这等出风头的机会,心中踌躇满志,面带笑意,继续娓娓而谈。
“至于阁下方才对世家与皇家之间关系的离间,我只能说,尔等寒门小子,心思简直太过浅薄!”
“追本溯源,谁不知晓,祖皇帝到底是凭什么发家开国的?”
玉微瑕看向判官团,“靠的都是忠心耿耿的世家,其中,最为功劳卓绝的便是玉氏。”
坐在其间的玉茗老先生捋了捋雪白长须,笑笑不语。
“玉氏对姬家皇帝一向忠心耿耿,大魏国建朝六百余年,几经传位换代,中间不乏藩王争权谋逆、犯上作乱,最后都是玉家先辈运筹帷幄,定国安邦,大魏国才得以繁衍昌盛至今。”
另一朱家长辈朱岱起身道:“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当年武厉帝暴戾执政,致使民不聊生,驾崩时,本欲传位于嫡长子姬蘅殿下,姬蘅殿下乃是出了名的残暴不仁,若他登基,于魏国百姓岂不是一件大灾难?”
他看向听众席中的玉凌寒,面上隐约有推崇之色:“多亏玉宰相慧眼识珠,亲自辅佐庶皇子出身的东海王殿下,也就是当今陛下登基,陛下即位二十叁年来,励精图治、勤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