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时间减半,算下来也确实是一个月就能有突破性进展。
不过就是不知道系统是不是也将繁星集团能调用的资源算到了里面,毕竟途中刘震云向陆一鸣进行了简单的汇报,表示进展速度之所以这么快,主要是得益于人工智能白泽。
关于这里的进行的项目陆一鸣从不过问进度,毕竟本身就是保密项目,他有时候真的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因此最好还是不知道为好。
因此才会在实验开展前前才联系到陆一鸣。
闻声陈时平表示一切就绪,只等陆一鸣去按下按钮了,对此陆一鸣耸肩道“那还等什么!走吧!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实验结果了!”
陈时平带领的团队,历史最好成绩是让火箭最高飞到了300米的高度,回收精度为7厘米。
在陆一鸣来之前已经进行了多次实验,已经将高度推送到了三千米,回收精度为1厘米,这次是计划直接升到平流层进行回收,如果精度差距不超过三厘米的话,就意味着项目已经有突破性进展了。
之所以是晚上进行,是为了避免消息泄密。
火箭回收复用不是目的,而是节约成本的手段,必然会付出损失运力的代价,因此需要认真权衡设计方案的效费比,满足一定的效益标准,并且尽量缩短火箭复用发射周期。
如果火箭总体性能较差或构型选取不佳,导致回收复用收益降低,那么这种“纯粹的技术成就”是缺乏现实意义的。
然而陈时平的计划正是以节约成本为主的,当前国际上对于可回收火箭主要停留在回收一级火箭这个阶段。
火箭第一级的关机速度约为2000米/秒~3000米/秒,承受气动加热相对没那么严重,而且自身结构尺寸较大,高价值元器件较多,实现回收复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