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连七日,李瑄在常铉的指引,游走除临淮县以外的两个县,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
李瑄还视察临淮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常平仓库。
临淮的彩绸和漆器非常出名,每年依靠此,获得巨大的利润。
常铉也一直关注彩绸和漆器,依靠大运河,将这些倾销向洛阳、长安。甚至通过丝绸之路,到达西域。
不过李瑄建议临淮郡能拓展其他业务。
据他所知,彩绸和漆器,临淮在南方的诸郡中,并不占据优势。
临淮彩绸再好,也远远不如广陵彩缎、丹阳京口衫缎、晋陵的陵绣、会稽的绛绣、吴郡的刺绣出名。
而且在漆器上,扬州首屈一指。
这些名贵的东西,老百姓用不起。
在没有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市场饱和,应对风险能力太差。
李瑄更倾向于可以供普通百姓使用的生活用品,如现在的肥皂、牙刷、铁锅等等。
亦或者各类家具、新式的琉璃瓦、砖石等。
吃饱穿暖,是基本要求,百姓的生活质量,也要提升。
临淮郡财政富余,能尝试去做这些。
常铉很认真地将李瑄的话记录下来。
关于粮食、蔬菜、水果,也要紧盯着。这是民生的关键所在。
李瑄希望大唐和后世一样,每一个县,最起码有一种最适合本县的水果。
在畜牧业上,李瑄更推荐南方养一些鸡鸭鹅和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