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这句话的,百姓、商人、工匠,为利益奔波,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他们生存的权益。但官吏不能,因为官吏身上,有这些人的意志。”
李瑄语重心长地向常铉说道。
“臣受教,定恪尽职守,保地方安宁,不负至尊信任。”
常铉赶紧回应。
李瑄点了点头,又与常铉交流其他一些关于民生的事情。
然后在常铉的陪同下,来到码头外,见码头外的百姓。
百姓们扶老携幼来拜见他,他自然得问候一番。
这也符合李瑄的一贯形象。
李瑄每次关中巡视后,次月的《大唐月报》上,就能生动形象地记录天子问候老幼,异常亲民的信息。
是以,天南地北的百姓都下意识认为天子仁厚,是万古明君。
“至尊来了!”
“哪个是至尊……”
“常太守身边者,是为至尊!”
“至尊好生英武,和传说中的样貌,完全不一样。”
“老朽一把年纪,竟还能见到至尊,今生死而无憾。”
“阿爷,至尊是什么?”
有三岁孩童问。
“是让天下吃饱穿暖的圣人。”
一名中年男子回答。
从不同的视角,能在李瑄身上看到不同的功绩。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