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一名工匠在崔光远的引荐下,呈上一沓厚厚的图纸。
他叫诸葛兴,酷爱天文地理,又是工匠家庭传承。
但这种东西不一般人玩得起的。
诸葛兴出生于巴蜀省蜀郡,得知己辰工令后,又磨合一番自己的成果,向县令要了一些盘缠,跑到长安寻求机会。
他搭建的天文台简陋,若没有资金,一辈子都别想达到心中的完美。
李瑄接过诸葛兴递来的图纸,一张一张,仔细观看。
“这是天文台?好像需要水运?”
李瑄看完以后,猜测道。
天文是很深的学问,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或缺。
“至尊英明,这是以水为运力的仪象楼,可以演示天象的变化……”
诸葛兴对李瑄佩服得五体投地,不愧是天子,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很少有人能通过图纸,看出他在干什么。
可惜李瑄贵为天子,否则一定可为知音。
随即,诸葛兴向李瑄介绍他的天文仪器。
等完整的仪器建造完成后,高达四丈多,宽约两丈多,是一座上狭下广、呈正方台形的木结构建筑。
其中浑仪等为铜制。全台共分三隔。下隔包括报时装置和全台的动力机构等。中隔是间密室,放置浑象。上隔是个板屋,中放浑仪。
浑象一昼夜自转一圈,里面还有各种机件。
此仪器是以漏刻水力驱动的,集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