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帝任我高官,是因为我天下文宗的身份后,想要粉饰太平,我就心灰意冷,躲藏于这辋川之中,行走在终南山之上。我也没能力辅佐至尊了,我是无能之人。”
临终之前,王维又向李瑄说起真心话。
世人认为他是超凡脱俗的隐士,半隐半官,境界高深。
但谁甘心这样?
当李瑄攫取权力,王维虽是秘书监,但他却不选择辅佐。
看到李瑄在政治上的铁血,王维终于明白,他没有这样顶级政治能力。
去地方上为一太守,又有心无力。
李瑄要的是贾至这种能强干、务实的人,要么就是严庄这种心狠手辣者。
“这是摩诘的使命,不必介怀。天下的大臣、宰相,如过江之鲫。而唯有一个王维!”
李瑄笑道。
他早就知道诗人们的心思。
大多诗人、文人,第一要务是当官,当官不成,遇到挫折,才成长为大诗人。
如前世杜甫的诗“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哪怕诗写得再好,以文章出名,也非之第一心愿。
不能说诗人们迷恋权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时代的理念,就是如此。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就是当官的,这是农耕时代的局限性。
人们认为如姚崇、宋璟一样的人,才能留名青史。
如果李白、王维,这类诗人,知道自己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