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庙在华夏历史上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和文化意义。
如文庙一般,历代大臣都以进入文庙为殊荣。
精神的传承,也尤为重要。
“侍中深得朕心,武庙之事,可以推行。”
“除太公、留候、十哲外,现阶段选择六十四将。哲,为武将的楷模,不要计较品行的瑕疵。古今六十四将,也以将略为优,不计德行。由政事堂、兵部、天策府、集贤殿,一同选拔自王忠嗣前六十四将,前至周代。”
“届时,由朕亲自过目。”
“我朝为中兴之朝,将领多有功绩,堪过古人。此代将帅,当选拔八人,列于武庙之中。于寿终正寝后,与古将同祭祀,共添武庙七十二将。”
“自此以后,凡有大功,为将帅表率者,由朝堂共举,可以入武庙。”
李瑄同意颜真卿所奏立武庙之事。
也提出自己的要求。
武庙六十四将,不能搀杂政治因素。
吴起杀妻求将也好,白起屠杀俘虏也罢。
那是古人的事情,今人可以批判他们失德。但不能否定他们在军事上的巨大建树。
当学习他们的统兵、治军、兵法、战略。
而大唐现在的新兵制度,是为更远大的目标而奋斗。定要约束军纪。
由于历史上的武庙,并不能令人心服口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