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李适之向李隆基说完,便举起酒杯。
李隆基迟疑一下,碰杯与李适之一饮而尽。
下方文武百官见两位太上皇如此亲密,也不禁好奇。
他们比番邦更关心两位太上皇的情况。
文武百官都知道,李隆基刺杀过李瑄。
现李瑄还能容忍李隆基参加大宴,抛头露面。
确实表明李瑄与众不同的胸襟。
连太宗皇帝也有因喜怒而杀人的时候,但百官觉得,李瑄很难会失德。
是以,可以在朝堂上各抒己见,不用担心言词激烈,而触怒至尊。
李瑄则是接二连三地邀请番邦国王、使节到台上,与他对席交谈,最少会饮酒一杯。
连东南亚小国和天竺、诸国的使节也不例外。
获得如此殊荣,他们非常感动。
甚至有当即表态,支持与大唐建立商贸联系,共同促进繁荣。
人的审美大差不差,谁不喜爱东市上的蜀锦、绛绣、彩缎、吴绫?
在他们看来,如此丝绸,穿戴在身上,绝对比黄金更体现尊贵。
甚至大唐的青瓷、白瓷,也比金银漂亮。
临终的时候,还可以买个“唐三彩”为自己守墓。
李瑄在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