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
“我知道了!进前停车。”
王昌龄掀开车帘,周围有一望无际的耕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不少百姓都在田内耕作忙碌。
只是不知道他们的身份,为良家,还是佃户,亦或者为农奴……
现王昌龄已经将近甲之年。
他的诗几乎已经登峰造极境。
七绝圣手王昌龄,他以边塞诗,家喻户晓;又能写下宫怨诗,意味深长;他的送别诗不下于李白。
七绝之美,五古之严;风格遒劲。
是当世最顶尖的大诗人。
纵观王昌龄的一生,可以用大起大落,起伏不定来形容。
他年轻的时候,在嵩山学了几年道士。
觉得修道没意思后,他又到河东游历。
看边塞风光。
不久后,他又到河西陇右,准备从军边塞。
那个时候,投笔从戎,是每一个诗人文人的梦想。
可惜当时边境无战事,游览一圈边塞后,王昌龄又回到长安周边的蓝田县,开始收住心思,准备科举。
仅仅一次,王昌龄就进士及第。
只是在秘书省为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