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洛阳禁军、都督府兵、县卒配合,直接与豪强火拼,倒是能完成任务,却是最差的效果。
尽量避免伤害,释放农奴,才是为今之计。
在山高皇帝远的地带,逃户、农奴,当以百万计算。
有计策后,严庄在洛阳统筹,只是让地方郡守、县令去按照朝廷的诏书进行除贱为良。
等有结果后,再向他汇报。
但这种消极的举动,让河南尹高适对严庄不满。
高适曾作脍炙人口的《燕歌行》,讽刺范阳军各种弊病,和对范阳军队的担忧。
事实证明,他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
如严庄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他自然不会放在眼里,随即上奏弹劾严庄。
高适也是士族,但他和杨绾一样,都属于穷困潦倒的士族。
那些田连阡陌的士族,失去清明,不配再称作大姓。
于是,高适在洛阳一带主持除贱为良,非常激进。
对半死不活的洛阳豪强一顿痛打,广收洛阳盆地的耕地。
河南尹,掌握河南府。
实际上也算是一个郡级单位,在安禄山叛乱前,河南府一度有人口一百二十万人。
因安史之乱,锐减至八十万不到。
不可能全部死于叛军之手,更多的是隐为逃户,或沦为农奴。
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