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朝气蓬勃的脸庞,我十分欣慰。”
李瑄与陈藏器、王冰慢步同行的时候,向他们说道。
他眼中的盛世,可不是吃饱穿暖,医与学,才是向上跨越的基础。
寄予厚望的济生堂,用十年就培养这么多医生,再给十年,二十年。
从妇科,到儿科,再到内外科。
总有一天,济生堂的医生会走到乡里。
“这是托至尊之福,没有至尊,济生堂也不会有今天。”
陈藏器的话不是恭维,而是实话。
“王博士,济生堂在教导学生的时候,还要谨记创新。系统性地建立学堂,目的就是让医术突破,能攻克疑难杂症。不论将来济生堂的学子到哪,只要在医学上有所建树,能为所有医者的表率,我会封他爵位。”
李瑄想用激励的方式,让国家快速发展。
之前他就昭告天下,凡是工匠能创造出高价值的技艺,他都会封爵位。
如果有人搞出蒸汽机,李瑄封他一个国公又如何?
没有实权的国公,对李瑄无所谓,国家也不过是多支出一些衣赐和俸禄。
但对平民百姓来说,爵位是可以用一生的努力去争取的。
“臣会将此消息通报济生堂,一定悉心教导学生。”
王冰向李瑄拱手。
他四十多岁,看着却像三十来岁一样。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