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同时,监察御史的升任,大部分从县令中提拔。
优秀的县令,提拔为监察御史,借助县令对基层地方的了解,更容易得知其中的门门道道。
如果在监察御史上优异,直接提拔为太守。
这种升迁机制,会促使监察御史兢兢业业。
“臣遵旨!”
五位宰相出列领旨。
虽然李瑄以天策府、秘书监、锦衣卫实施自己对国家的绝对掌控。
但李瑄一直以内政交给文武大臣打理。
在处理政务上,他并没有独断,一些奏折,他认为简单,且没有争执的,会直接签字。
如果有争执,他就会画上圈,送往政事堂。
“当今天下,朽木为官者,比比皆是;禽兽鱼肉地方,枉食俸禄。这些官吏自开元以来,就已滋生,他们如附骨之蛆一样,吸取国家的养份,对百姓敲骨吸髓。以至于有些地方民不聊生。”
“天宝三载时,朕前往江南东道剿灭海贼吴令光。区区一贼寇,既无谋略,又无武功,数百人而已,无片甲遮身,竟横行十年。那触目惊心的案例,诸卿应该清楚。百姓如置身于人间炼狱之中,朕杀豪强,竟还有言朕之过错。那时候,他们对朕的攻击,何尝不是怕自己临祸?”
“官官相护,他们不是为国家百姓而劳,而是自己家族而禄。此类衣冠禽兽,当尽早除之,以免继续为祸。以后朕不想听到类似于功过相抵,祖上有德之类的奏书,官吏犯罪,罪加一等。”
“朕言之已多,如何将此蠹虫从一些贤臣干吏中纠出来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