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也需要国旗。
小小一面旗帜,能凝聚国家,使国家更团结。
大唐战旗五八门,没有代表性。如果一面深入人心的旗帜,彻底插满天下。
大唐的商人、旅客,跋涉千里,到达异域胡天,还能看到城头所插的国旗,必能鼓舞人心。
设立国旗的时候,李瑄本来想设立成有寓意的方方条条、星星三角,但突然又觉得国旗新始,那样百姓根本看不懂,也不适合此时代。
华夏的图腾是龙。
既如此,以龙为国旗,配合朱红色的边缘,形成华夏第一面国旗,让百姓一目了然。
龙也代表祥瑞,寓意比那些里胡哨的强太多了。
“启奏陛下,大唐诸军有战旗,现有旗帜,是否多此一举。”
刑部侍郎王玙向李瑄禀告道。
这是许多大臣的想法。
中原王朝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意识极深。
不是没人想过国旗,而是以天朝上国自居,不需要国旗。
大唐的兵马只要出现,就代表泱泱大国的身份。
“朕不赞同此言。对天下万民来说,国旗可以小窥大,培养他们对国家的概念。另似朕诗中汉家旌旗满阴山一样,有国旗升起的地方,既为大唐的疆土。”
在他眼里,国旗不是用来分辨国家,而是凝聚人心。
他要天下插遍大唐玄龙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