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他不需要监军制度,因为监军必然会对将领形成约束,成为失败的因素。
李瑄要用一套规则,使将领们不造反的同时,又能保持强悍的战斗力。
撤掉李广琛的上党都督,改为河东都督,封柱国,上党郡公。
河东都督府治所在蒲津渡,领兵两万五千,分平阳、上党、蒲津、太行、井陉五军,驻扎在晋地。
这个多山的地区,李瑄当过钦差,知其官吏玩忽职守,非常难以管理。
至于年老多病的哥舒翰,主动向李瑄辞职,在洛阳养老。
李瑄没有亏待他,提拔他的儿子歌舒曜为天策卫将军。
另一个儿子歌舒晃为岐山都督。
知道他的儿子不是省油的灯,得放在身边安排一番。
哥舒翰对此很激动,能成为天策卫的将领,他即便是死,也可瞑目。
李瑄任命李嗣业为安西都督,领三万兵马,分为安西五镇。并授予他上柱国,齐国公。
任命马璘为北庭都督,领两万兵马回北庭,为瀚海、天山、伊吾三军,授柱国,安乡郡公。
李瑄充分考虑士卒的家乡因素,不论是西域,还是朔方,以士卒的家为先。
即便是河西陇右的士卒,李瑄尽量安排他们在中原、关中,回家探亲时更方便。
这一来二去,洛阳的兵马所剩无几,某些地方还需要再招募。
长安招募的五万新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