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
“右仆射不必多礼。”
李瑄正在处理政务,他放下笔,请李岘入座。
李泌闲云野鹤,没有官职。
他一再拒绝李瑄的任命。
李瑄与李泌更多是商议军事,政务一般先与李岘商议,然后再召三省六部的官吏到议事堂。
李岘的才干,李瑄非常认可。
他觉得历史上,李隆基、李亨、李豫爷孙三人都不会用李岘和李泌。
别看李岘五次拜相,六次官拜尚书,实际上被掣肘的非常厉害。
从宦官,到大臣,都能在踩李岘一下。
犯颜直谏,又不被采纳。
主要是安史之乱后,政事堂的改革,使宰相不能像开元天宝那样强势。
权力也远远不如。
“秦王所言的锦衣卫制度,我认为对地方多有冲击,长久以来,恐难遏制。”
李岘落座后,最先向李瑄提出这个问题。
按照道理来看,锦衣卫能直达乡里,与百姓交谈,非常高效。
哪个地方县令与豪强大族勾结,百姓道路以目,锦衣卫可以直接上报。
但这就和贪官污吏一样,如果没有人治锦衣卫,随着承平日久,必然被腐化。
这是人心欲望使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5页